體外體內相關性的適用范圍,值得收藏起來慢慢了解
更新時間:2019-07-09 點擊次數:2609
體外體內相關性是指用以描述某一藥物的體外釋放特征(例如體外釋放速率或釋放程度)與體內反應(如血漿藥物濃度或吸收的藥物總量)間相關關系的一種預測性數學模型。體外體內相關性反應了體外釋放曲線與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間的關系。
體外體內相關性的適用范圍?
藥物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受兩方面因素影響:釋放與吸收。簡單來說,只有當藥物在體內的釋放過程是整個生物利用度的限速步驟時,才有可能建立起體外體內相關性。
根據生物藥劑學(BCS)分類屬于高溶解度,高滲透性(BCS分類I的藥物)的藥物,可以采用比較體外釋放度來驗證體內生物利用度的等效,進而豁免生物等效性試驗。難溶高滲透性的藥物(BCS分類II的藥物),如果能夠建立良好的體外體內相關性關系,可以用體外釋放研究替代體內生物等效性研究。BCS三類和四類藥物,由于體內酶系,藥物性質使得藥物在人體內代謝過程非常復雜,藥物吸收的影響因素較多,建立體外體內相關性的可能性比較低。
速釋制劑吸收主要在胃腸,藥物釋放較快,藥物吸收的影響因素較多,較難建立體外體內相關性。緩控釋制劑的釋放速度較慢,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速率主要受藥物釋放的速度控制,容易建立體外體內相關性。體外體內相關性在緩釋制劑研發過程中應用較多。
體外體內相關性評價旨在建立藥物制劑的體內生物學特性和藥物制劑的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
體外體內相關性評價的理論基礎是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溶出度和滲透性等體外試驗,以及基于動物和人體的體內試驗是獲取藥物制劑理化性質和生物學特性的常用試驗方法。
本文從房室模型和生理藥物動力學(PBPK)模型兩方面系統地介紹了數學建模的流程和評價體系的應用;還綜述了體外體內相關性在口服制劑改良中的應用和在非口服制劑評價中的新發展。